西医院校针灸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医院校临床医学生中医学必修课程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讲述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及运用针刺和艾灸来防治疾病的基本技能及方法,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及很强的实践。笔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多年,西医院校针灸教学学时非常有限,而教学内容涉及经络腧穴、刺法灸法、疾病防治等诸多内容,而学生大多西医理论充斥头脑,对中医理论及针灸治疗理念难以理解,普遍存在畏难情绪,部分甚至缺乏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讨和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针灸教学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现将我们针灸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1.突出针灸临床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次接触针灸课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针灸,但基本对针灸都不甚了解,针灸对他们而言,神秘而玄妙。课堂上,老师先可以先向学生谈谈针灸的起源,告诉他们。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知药不知针,知针不知灸,不足为上医”之说,针灸疗法由于其简便易行,经济价廉,疗效显著,在中国疾病防治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不仅可治慢痛疾,亦可用于急诊抢救,实属中医学之灿烂瑰宝。针灸疗法无需任何药物,避免了内服及注射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在当代被誉为“绿色疗法”、“自然疗法”,并且针灸可以治疗数百种疾病,涉及内、外、妇、儿、五官、急救及养生预防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一些疾病如急扭挫伤、风湿痹痛、中风偏瘫、面瘫、抑郁失眠、内分泌失调疾病等的疗效是其他中西医疗法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针灸疗法历经千年而不衰,甚至在当今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及研究,成为中医之奇葩。接着老师可以列举一些针灸治疗疾病特效的案例如针刺止呢逆、针灸治疗急胃痛或胆绞痛、针灸治疗落枕及肩颈腰痛、针灸治疗心绞痛、针灸急救高血压危象等等让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介绍一些简便有效的针灸养生保健方法,如防治感冒、增强精力、改善胃肠功能、抗衰老、美容等保健针灸术,使他们充分了解针灸对人的健康长寿的重要意义,激发出对针灸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现代医学对针灸学的研究成果,如经络实质探讨、针刺镇痛原理、保健灸法抗衰老机理等,既让学生了解到中医针灸的科学,又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针灸的兴趣。
2.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由于西医院校针灸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并以实用为原则来精选教学内容。例如讲授经络、腧穴的基础知识,熏点讲解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起始、循行大体路线、主治规律,腧穴则突出十四经的重点穴、常用穴的定位及主治功效。因为经络的循行路线复杂难认、腧穴的定位繁多难记,学生们学习时记忆不清,十分畏难。为防止理论课堂教学抽象、枯燥、乏味,我们讲授时均采用多媒体PPT课件演示,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有机组合,并借助针灸模型、针灸挂图等直观教具,将经络循行交接、腧穴定位等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生动直观地体现在声音、影像、动画及图片中,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