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530号 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88弄11号1202室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行业新闻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湿疮”。在西医抗过敏、抗炎等基础治疗的同时,辨证给予中药内治,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众多临床观察也提示引入针灸手段干预的治疗效果会优于单纯的中药或西药治疗。针灸疗法多种多样,有火针、梅花针、耳针、穴位注射、毫针刺等,以及由上述各种方法组合起来的综合疗法。现根据不同的针灸疗法,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火针廖欢等用火针迅速点刺皮损(深度以不超过皮损基底部为宜),消毒后外用冰黄肤乐软膏涂抹皮损处治疗慢性湿疹患者50例,每天2次,隔4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有效率达98%;侯加运等用烧至通红或者发白的不锈钢毫针迅速刺入皮损部位后,再由皮损中心向周围围刺一圈治疗患者30例,总有效率达96.7%;而程杨等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在西医抗感染的基础上,使用一次性5号针头对63例慢性湿疹患者的左侧肢体皮疹处进行火针围刺,隔2d治疗1次,治疗10d后与右侧肢体对比,在瘙痒改善情况、EASI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右侧肢体。慢性湿疹因外邪侵入血络后致经脉瘀滞失养,临床多表现为皮肤浸淫肥厚、缠绵难愈,单纯的外涂药物很难奏效,而借火针阳热之性可驱邪外出,既可温通瘀滞之血脉,又可祛内外之风,可达消肿散结、祛风止痒之效。火针直接刺激病灶,被破坏的蛋白质成为较长时间的刺激原,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湿疹局部的水肿、充血、渗出等,同时也促进局部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湿疹组织的修复。火针操作方便,取材广泛,根据不同皮损选择相应针具,配合西药外涂疗效更佳。 2梅花针朱宏等采用梅花针叩刺局部患处治疗慢性湿疹40例,每周1次,连续l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2.5%;黄梅等采用膀胱经背俞穴排罐加梅花针叩刺治疗慢性湿疹29例,3131次,l0次为一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为86.6%;张海杰采用梅花针加隔蒜灸治疗慢性湿疹96例,总有效率达91.7%;王晶等将65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梅花针联合肤疾宁治疗,对照组单独予肤疾宁外用,治疗后对比两组1周、2周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代医学治疗湿疹以抗炎、抗过敏为主,疗效局限,若结合中医药手段可大大缩短疗程。因梅花针局部重点叩刺可直达病所,宣散皮损处瘀积的气血,达治病的目的,现代研究也表明梅花针可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炎症代谢物的吸收,对免疫系统有良好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自血疗法谢晓莉等选取双侧足三里、曲池穴,用注射用水2ml、利多卡因1ml加自体静脉血5ml混合后注射,每侧2ml,隔3天治疗1次,4周为一个疗程,有效率为91.18%,且平均起效时间也比对照组的短;吴志强等¨。。将165例慢性湿疹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以接受不同的治疗,其中自血疗法组抽取患者静脉血对湿疹周围局部和双侧血海穴注射,隔日治疗1次,坚持4周,有效率和复发率与药物治疗组相近。若自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有效率可达70.49%,复发率也较其它组明显降低;而范葵则用自体静脉血直接注射到患者臀部肌肉治疗慢性湿疹30例,每周2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与单纯服用氯雷他定的对照组对比,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慢性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易复发,治疗棘手,自血疗法通过抽取自体静脉血后回注体内,可诱导和激发自体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若结合穴位、针刺效应以及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临床上值得借鉴。 4毫针刺郑耀庭等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41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常规针刺选取双侧合谷、足三里、神门、太冲,配合艾灸双侧肺俞、曲池、血海、三阴交,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动留针,隔天治疗1次,l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有效率达85.37%;黄奏琴等将47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采取针药结合治疗,对照1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取西药治疗。治疗组选取曲池、偏历、血海、丰隆、手三里、足三里穴位针刺,中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后比较各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1.3%,单纯针刺组疗效最低;谢长才等¨主穴选双侧血海,配穴选双侧心俞、膈俞针刺后加埋皮内针。针刺每周间隔治疗3次,共进行4周为一个疗程。皮肤针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慢性湿疹患者20例,总有效率为44.40%;蔡翔等¨对34例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以阿是穴(皮损及其周边围刺)为主穴,辨证加用配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rain,每131次,10d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是97.1%。中医学认为,慢性湿疹是因湿热蕴久,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故在针刺时根据辨证需要选取相应的穴位以达祛风活血、健脾利湿、通络止痒的功效。而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能通过刺激交感神经信号传递、影响基因表达等多个方面调节机体平衡,从而发挥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及抗损伤等作用。在西医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或中药内服,能显著提高疗效,且针刺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更值得广泛应用。 5讨论慢性湿疹属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单纯的西医或者中医治疗,疗效局限,若引入针灸的一种或多种疗法,有效率可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降低复发的机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综合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我们不难看出,临床上治疗慢性湿疹多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针灸疗法,并且以传统疗法居多,如毫针刺、火针等,而关于如埋线、穴位注射等新兴疗法的研究报道不多,其有效率与传统疗法的对比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再者,毫针刺在穴位的选取上以驱风止痒、健脾利湿为主,辨证脏腑集中在肺与脾,若考虑慢性湿疹病程长久,症状反复及治疗效果的不理想,日久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造成患者情志的抑郁,进而影响肝的疏泄而加重病情,故辨证取穴时应考虑选取肝胆二经的穴位以调节气机。在运用针灸疗法时引入健脾疏肝的思想,并且适当对患者采取情绪疏导等非药物治疗来提高疗效,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