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530号
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88弄11号1202室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行业新闻

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研究方法以及现状分析与思考

中医健康教育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将祖国医学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论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过程。“治未病”思想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相一致,在养生保健及有效干预亚健康状态等现代医疗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1]。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医学在我国迅速发展,在西方科学主义和中国民族虚无主义的冲击下,中医学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危机,其有效性和科学性也遭到了严重的质疑和批判[2]。作为探索和解释因果假设最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性研究和类实验性研究可以为中医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证据,因此,为探讨和分析中医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疗效和应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近五年来与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实验性护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总结此类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局限性,思考其发展趋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操作性定义
护理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未知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3]按照研究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措施,可以将护理科研设计分为实验性护理研究、类实验性护理研究和非实验性护理研究。实验性护理研究是在研究过程中人为地对研究对象或其环境施加干预因素,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干预因素作用大小的研究。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有干预、操纵或人为的施加因素、设立对照组、随机分组。类实验性研究则同样具备有人为的施加影响因素的特点,但不进行随机分组或不设立对照[4]。实验性研究和类实验性研究是探索和解释因果假设十分有说服力的两种研究方法。
1.2 文献来源
研究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文献检索工具,期限为2006年4月11日~2011年4月11日。以“中医健康教育”为关键词,“中医健康指导”、“中医疾病预防”、“中医饮食/食疗”、“中医情志/心理”、“中医运动”、“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气功”、“六字诀”、“易筋经”等为扩展检索词。采用主观抽样方法,经计算机检索后,人工挑选符合实验性和类实验性护理研究的文献。
1.3资料收集
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内容分析法:根据研究需要将文献的内容分为若干分析维度,自行编制资料收集记录表收集资料。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来源、方法学(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抽样方法;样本量;设计类型;区组方式;对照;实验措施;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研究的质量控制等)、局限性、发展趋势等。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献信息作分类记录,最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作分类记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各项分析维度的频数分布、构成比。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检索出相关题录1943篇。将所有的题录逐一人工筛查,剔除无关及重复文献1346篇。再通过阅读摘要,剔除综述、理论探讨、经验体会、非实验性研究如现状调查、需求度调查等文献(共455篇)后,得到与“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文献共142篇,实际获得原文142篇,资料占有率为100.00%。
2.2研究内容分类
在获得的142篇文献中,归纳总结出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实验性和类实验性护理研究的内容可有10类,具体分类及分布见表1。
2.3研究对象来源
研究对象来源于医院的占大多数,共94篇(占66.20%),另有8篇来自社区(占5.63%),还有40篇(占28.17%)来自学校、某个市区或未做介绍。
2.4方法学
2.4.1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64篇(占45.07%)文献叙述诊断标准。应用中医诊断标准的有18(28.13%)篇,其中9篇采纳国家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诊断标准,另有5篇提及其他中医诊断标准(如:教科书),剩下的4篇未做任何介绍。在采纳西医诊断标准的42(65.63%)篇文献中,有11篇应用了国家诊断标准,31篇采用WHO、国外、教科书等其他标准。64篇提到诊断标准的文献中,有4篇兼用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标准。纳入的所有文献中叙述纳入标准的有53篇(占37.32%),排除标准的有52篇(占36.62%),未做任何描述的有40篇(占28.20%)。无文献报告病例筛选流程。全部文献中有小部分的文献(6/142,4.23%)涉及到了中医分型。
2.4.2 抽样方式 大部分文献没有提到抽样方法(132/142,占92.96%),但其中有86篇(占65.15%)指出于某个时间段、所在医院或学校等选择研究对象。报道随机抽样的有5篇(占3.52%),分层、整群抽样各有2篇(各占1.41%)。
2.4.3 样本量 所有文献均未介绍样本量的估算。样本量在50~99间的研究居多。将样本量按<50、50~99、100~149及≥150划分,见表2。
2.4.4 设计类型 有49.30%为随机对照实验,具体见表3。
2.4.5 区组方式 在进行分组的90篇文献中,71篇(占78.89%)提到随机分组。其中只有18篇(占25.35%)正确运用了随机分组的方法,但只是简单的提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经抽签”、 “应用计算机”等,未描述具体过程;9篇(占12.68%)属于半随机,多根据入院或就诊单双日、入院顺序或者配对等分组。其他44篇(占61.97%)未交代如何随机分组,71篇文献均未报道分组隐匿。
2.4.6 对照 进行组间对照的90篇文献中,标准对照(“标准”是指肯定为有效的中、西医等处理方法,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衰、抗风湿等有肯定效果的对症处理)占绝大数(60/90,66.67%)。只有30篇(占33.33%)设计了空白对照,另有1篇设计了安慰剂对照。
2.4.7 实验措施 在临床试验中,试验干预措施的设计、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是整个研究的核心,影响着试验的结局和质量。①干预措施的设计 在所有纳入的文献中,对照组间干预以常规处理+单纯中医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占多数(56/60,占93.99%)。另有4篇文献对照组间干预为常规处理+中药或针灸推拿和中医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在这些常规处理中,常规护理或健康教育有28篇,占50.00%;西医常规治疗有14篇,占25.00%;中医常规治疗8篇,占14.19%;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3篇,占5.36%;中西医结合治疗3篇,占5.36%。②干预内容和实施方式 虽然在纳入的142篇文献中有115篇(占80.99%)报道了试验干预措施,但是大多介绍得比较粗略、不够全面。有20篇(占17.39%)只介绍了试验干预的内容;39篇(占33.91%)只介绍了实施方式;56篇(占48.70%)虽对上述两方面都进行了介绍,但不够详细、严谨。27篇未作干预内容和实施方式的介绍,占总数的19.01%。
2.4.8 资料收集方法 在纳入的文献中无应用病死率、重要临床事件等进行临床结局评价;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的文献占大多数(83/142,占58.45%);29.58%(42/142)的文献采用量表或问卷作为研究工具;9.15%(13/142)的文献两种评价方法都采用。另有4篇没有作任何介绍。在应用了量表或问卷的42篇文献中有33篇(占78.57%)引用国外量表进行心理、生活质量、症状测评等;18篇(占42.86%)应用自设问卷测量治疗依从性(3篇),满意度(3篇),认知、生活能力、健康行为塑造(9篇)、心理情绪(6篇)等。但无文献介绍问卷的设计情况和信度考评,只有12篇(占66.67%)叙述了问卷的内容;另外,还有3篇应用国内量表。所有采用量表评价的文献均未对量表的效度进行检验。
2.4.9 资料分析方法 在资料分析时,18.31%(26/142)的文献应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资料分析;70.42%(100/142)应用推论性统计学方法;6.34%(9/142)综合了两种方法;而4.93%(7/142)没有介绍或未应用统计学方法。
2.4.10 研究的质量控制 研究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评价142篇文献的质量控制:①组间可比性:在90篇采用两组或多组对照设计的文献中,55篇(占61.11%)对组间可比性进行统计学检验,15篇(占16.67%)未用统计学方法检验组间可比性,还有20篇(22.22%)未做介绍。②依从、退出、失访病例及随访:仅有7篇(占4.93%)文献报道了研究对象的依从性;13篇(占9.15%)报道了退出、失访病例,但仅有一例介绍了原因。13篇(占9.15%)报道了随访;③操作者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熟练程度:干预实施过程中,仅有12篇(占8.45%)文献提到对操作者进行统一的培训。④不良事件报道:在纳入文献的结局评价中,绝大多数对此未引起重视,未作相应的报道。仅有两篇文献进行了相关叙述。

沪ICP备:00000000号-1 CopyRight 2000-2010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网站关键词:智能型中医脉象仪中医舌、面诊检测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