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530号
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88弄11号1202室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行业新闻

生本教学理念与中医经典教学课堂相融合

(一)课前老师布置前置性作业,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查阅资料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作为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乐于自行寻找或要略加思考才有的答案,或者从图书馆查询资料而得出答案,从而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自主探究,喜爱学习奠定基础。只要在学习中医经典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给出解释,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和小组(一般以4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相結合原则。例如在《伤寒论》中关于中风表虚证之桂枝汤的讲授,老师的前置性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布置,第一,要求每个同学先自学关于桂枝汤的所有原文,并背诵,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背诵;第二,每个同学都要收集一个中医名家临床运用桂枝汤的病案,并记录下自己对病案的病机分析和治疗方案,对比自己与名家看病思维方式的区别,以小组为单位,把每个组员的病案分析汇总,做成PPT,小组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模式上台讲解病案;三,每个小组至少收集四个关于桂枝汤的名家辑要,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四,在自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大家一起探讨。
(二)活跃课堂气氛,展示小组成果
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平等的课堂环境。每个小组成员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根据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课堂的最开始就有每组的代表上台背诵前置作业中布置的经典原文背诵。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倾听朗读,交流自己对名家辑要和病案分析的看法,自由争辩,最后形成小组的共同学习成果。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不管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交流,学生都能认真倾听。倾听之后都能积极主动地跟交流的同学进行再交流。同学们的再交流不是简单地补充,而是很有思考价值的质疑、见解 ,甚至在学习中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常言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中医学本就是门百家争鸣的学科,对于同一条经典原文,不同的名医都有不同的注释,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结合不同名老医家对同一条原文的注释产生讨论。对于小组内的四个病案分析,小组内的同学也要相互评阅分析,最后得出对四个病案分析的统一答案。每个小组通过分析其他小组对病案的思考和原文的注释,会使大家的思维更加开阔,在惊讶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后,也更加加深了自己对病案和原文的理解。在全班汇报交流中,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交流形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材料的能力,也增强了动手制作PPT的能力,同时经过和同学老师对中医经典原文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
(三)学生或老师对课堂所学进行总结评价
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是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是一门需要下工夫专心研习,并且还要努力加强其与各个学科的,以多学科视野来拓展专业知识。需要学生时常回顾原文,但经过前面的两个环节,会更有利于建立自己的中医思维,同时也加深了对经典条文的印象,当学生以后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类似病人时,也能从容诊治。
(四)结语
通过对生本教育和中医经典教学的特点阐述,以及其二者在课堂上的融合运用,可以发现生本教育理念在中医经典教学中是实用的。

沪ICP备:00000000号-1 CopyRight 2000-2010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网站关键词:智能型中医脉象仪中医舌、面诊检测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