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530号
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88弄11号1202室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行业新闻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视角

1. 群体化视角研究
群体化视角研究以同质个体组成的群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该类研究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学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分层等控制手段,以大样本量减小抽样误差,能有效控制非主要矛盾、向均回归等干扰因素产生的影响,评价疾病的主要矛盾对治疗措施的应答效应,即治疗的特异性效应。群体化研究有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法学基础,其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目前仍被视为验证疗效的“金标准”。
在群体视角,纳入群体的受试者被视为同质,其共同特征是所研究的疾病状态,接受的治疗也会在整个研究阶段保持一致、稳定。因此,群体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宏观层面探讨特定治疗与疾病在有效、安全等方面的相关性,得到的证据可以作为指导临床决策的医学准则。凭借多中心招募、回顾性数据挖掘以及系统评价方法的普及,群体化研究大大加快了医学准则的生产效率。但是,在同质性之下,个体的差异、治疗中的疗效变化和无效个体被方法学掩盖,导致证据的外部真实性受限。临床医生不仅可能存在决策时无恰当准则可用的困惑,同时担忧决策后出现的准则外情况。
此外,与群体化研究生产的以宏观证据为主体的准则不同,传统中医的临床指导准则来源于临床病例经验的穷举,经长久积累形成了较为细致和繁杂的准则,重视临证的个体对应性和操作的可行性。采用群体化研究方法生产的中医临床证据准则则不具备太多细节,在个体应用中缺乏相关的支持信息;若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中医准则重新一一验证,不仅工作量繁重,设计上也存在困难。以大承气汤治疗便秘的临床试验设计思路为例,在受试者招募、纳排标准制定、对照的选择、治疗时间确定、结局指标选择等设计上均会存在难点,中医临床实践中证候的定性、定量变化也不能获得有效评价。因此,群体化研究并不能有效形成中医临床个体实践准则。
2. 个体化视角研究
个体化视角是以存在异质性的不同个体为基本分析单位,重视个体的干预及疗效在治疗全程中的变化。群体化研究对病例的纳入、排除以及干预的频率、剂量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定,而个体化视角的研究可作为群体化研究的补充,用于兼顾来自于真实世界的复杂信息。中医个体化研究可与辨证论治原则相结合,反映证候和随证加减用药的个体、时空差异情况。
群体化、个体化视角的研究各有其适用特征,有机结合则能形成系统化的互补优势。但两者拥有不同的设计出发点和数据结构,一并进行、互相验证的做法并不合理,应在不同的空间和环节进行有机布置。

沪ICP备:00000000号-1 CopyRight 2000-2010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网站关键词:智能型中医脉象仪中医舌、面诊检测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