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与经穴断面》课程的教学方法
《局部解剖与经穴断面》课程的教学采用先讲解理论知识,后进行实验操作的顺序。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细致讲解理论知识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综合运用大量图片、视频、动画等等,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可以通过画笔在图片上一一标示进针的位置和层次,直观易懂,非常适合于理论教学。通过大量资料的展示和老师的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实验课打好基础。
2.通过断面标本的示教,复习巩固理论知识
断面标本包括穴位断面标本和人体断面标本两种,教师将分别示教。通过对断面标本的详细讲解,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1)穴位断面标本
穴位断面标本是通过某一具体穴位所做的断面标本,其上有针灸针标示出常用的进针方
式。通过此标本,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针灸针依次经过的结构及周围的结构。不足之处是只能展示一种进针角度和方式,且标本数量有限,不能将课堂所讲穴位一一展示。所以还需要通过人体断面标本补充讲解。
(2)人体断面标本
人体断面标本包括完整的连续横断面标本、连续冠状面标本和连续矢状面标本。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所讲穴位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断面标本,然后在标本上讲解进针的层次及周围的结构。人体断面标本的不足之处是其上没有针灸针,穴位的具体位置和进针的角度方向只能由教师通过教鞭演示。
穴位断面标本和人体断面标本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可完成实验课上对穴位断面结构的示教任务。
3.利用虚拟人体系统,寻找观察穴位结构
通过理论学习和标本示教,学生已经能够确定具体穴位所在的断面,此时可利用数码互动实验室的虚拟人体系统,让学生自已操作,在虚拟人体上寻找穴位,观察结构。虚拟人体系统由美国科罗拉多州际大学的专家组与美国Touch of Life公司及维拓启创通过计算机虚拟技术共同设计完成,学生可通过此系统观察不同断面的结构。当鼠标停留在某一具体结构上时,系统还会显示出该结构的名称。所以,学生只要能够找到穴位所在的具体断面,就能详细复习穴位周边的结构。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操作,答疑解难。
4.利用局部解剖标本,寻找观察穴位结构
充分利用尸体资源,在研究生解剖过的局部解剖标本上,让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独立寻找穴位,进针并观察结构。
经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实验示教及虚拟人体上的操作,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穴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在局部解剖标本上完成取穴和进针的操作。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协调研究生局部解剖学的实验进度,使其在同一时间内与《局部解剖与经穴断面》讲授的人体区域相同,为学生的实验操作层次分明的新鲜标本。②因为针灸针细小,很难穿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标本皮肤,故实验课所用的是更粗大的穿刺针,便于操作。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穿刺针依次经过的结构以及毗邻关系,特别是周围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针刺的方向或深度发生改变,可能会伤及哪些结构,引起怎样的后果,并由此组织学生探讨预防措施,为临床操作打下基础。
5.绘制穴位断面,分析意外病例
课后要求学生绘制主要穴位的断面结构图,结合教师给出的临床意外病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讨论其防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