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530号
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三江路88弄11号1202室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行业新闻

中医脉象仪加压检测方法的研究初探

脉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在中医诊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色。近几十年来,随着工程学、计算机学等学科与中医学的交叉发展,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信息分析软件使得脉象客观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纵观这些以往的研究发现,压力型的脉象仪传感器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受中医传统切脉浮中沉习惯影响,所采用的加压方法无一不是正向逐步加压法,即在用脉象仪检测脉象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对脉道施加压力测取脉象时,都是用递增加压的方法从轻到重逐级加压,然后采集系列脉图。

本研究发现,在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脉象时,如果采用正向加压的方法,压力值会发生很大的“回弹现象”。即当传感器加压到某一压力准备采集脉象时的一段时间内,所加的静压力(相当于手指切脉时的浮中沉)一直在动态回弹变化,且这个回弹的幅度比较大。如当传感器显示加压到75克力时停止加压,开始脉象“采样”,但当采集完此压力段的脉象信息时,此时所显示压力值并不是75克力,而只有60多克力了。同理,在采集其他压力段的脉象信息时,会产生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可能与人体的皮肤软组织的弹性和组织结构有关,因为人体的皮肤软组织是一种可逆变的弹性体,当给皮肤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时,皮肤组织产生反作用力,即回弹现象;二是可能与传感器的探头材料有关,目前应用的压力传感器探头大多是刚性材料制成,但刚性材料硬度大,弹性及柔韧性差。

由此可见,如果能减少压力传感器采集脉象时产生的“回弹现象”,可以改善脉象检测的不稳定性,缩短脉象检测时间,减少脉象判读的误差。笔者认为,在脉象现代研究以及脉象仪产业化、推广应用等过程中,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很好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0年12月-2011年4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年龄20~35岁,平均(23.59±3.52)岁。排除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手臂抖动、外界信号干扰等导致的信号不平稳,排除因操作不恰当导致实验结果偏差,共计有效受试者32例。

1.2 设备和方法 本实验使用设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测量受试者右手关部脉象。关脉定位,右手桡骨最高点内侧。测量过程分为正向加压和反向加压两种方法。

正向加压法:传感器从0克力开始逐渐加压,当显示器上显示加压值为75克力左右时即停止加压,待取脉压力稳定时记录此时计算机显示的真实压力值,并开始采样。采完后进入下一压力段的测试,应用相同方法分别记录下加压值为75、100、125、150、175、225克力6个压力段采脉时计算机所显示的真实压力值。

反向加压法:同一受试者,待用正向加压法采集完脉象后,休息10~15 min,待被检测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恢复正常后用反向加压法。即第一段加压压力值为225克力,逐渐减压,从225克力测量到75克力,并按上述方法记录数据。

1.3 观测指标

1.3.1 压力变化值 压力变化值,即压力的漂移值,也就是当加压至某一设定压力段停止加压时,该压力值会有一定的数值漂移,待漂移稳定后计算机所显示的真实压力值与采集软件所设置的压力值之差。

1.3.2 脉象参数值 脉象参数是为判读脉图引入的参数:横坐标上为时间参数,纵坐标为幅值参数。本实验为更准确反应数据的内涵,也采用了一些幅值参数和时间参数的比值参数。h1:主波幅度,为主波峰顶到脉搏波图基线的高度(基线与时间轴平行时)。t1为脉图起点到主波峰点的时值。t4为脉图起始点到降中峡之间的时值。t5为降中峡到脉图终止点之间的时值。t为脉图起始点到终止点的时值。H3/h1:主要反映血管壁的顺应性和外周阻力;h4/h1:主要反映外周阻力高低;h5/h1:主要反映主动脉顺应性和主动脉瓣功能情况;t1/t:与心脏射血功能有关。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向加压法和反向加压法所产生的压力漂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3/h1、h4/h1、h5/h1、(h1~h3)/h1等幅值参数的相对值比较结果显示,除去h1外,其余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种测量方法对脉象主峰波h1测量结果有影响(P<0.05)。见表2。

2.4 两种测量方法下脉搏波时间参数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采用反向加压法采集脉象,取脉压力值的漂移值明显小于正向加压法的漂移值。反向加压方式测量法更有利于脉象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缩短了测量时间。

3.2 反向加压法和正向加压法测量脉象时,对脉象主峰波h1的绝对值有一定影响。这一点也恰恰说明了减少回弹现象的重要性。

3.3 两种加压方法的脉象幅值参数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测量方法对脉搏波形态上无明显变化,不影响脉象判读结果。

3.4 脉象时间参数及其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测量方法的时间参数无明显变化,不影响脉象判读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反向加压法测量较传统的正向加压法更为稳定、可靠,并且由于采用反向加压法后,减少了每一个压力段等待其稳定的时间,所以更节省了整个脉象测量时间。h3/h1、h4/h1、h5/h1、(h1~h3)/h1等幅值参数的相对值比较结果显示,除去h1外,其余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样说明,正反向加压两种测量方法下虽然对幅度的绝对值有可能产生变化,但对幅度的相对值基本不产生变化,对于脉象形态不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对结果判读不造成影响。即两种测量方法不会发生波形形态上的变化从而影响对脉象的判读。两种测量方法对脉象主峰波h1测量结果有影响(P<0.05)。分析其原因,其一因为“回弹现象”,在正向加压检测脉象时,因为在检测采样的过程中伴随着比较大的取脉压力“回弹”,所以引起h1的变化比较大,而在反向加压方法中,“回弹现象”比较小,所以h1也就比较稳定;其二,可能对同一受试者第1次检测后,其桡动脉血管皮肤软组织受到压迫还没完全复原,所以5 min的休息时间还有待商榷;其三,样本量还比较少,所以这样的结果还需下一步验证。两种测量方法下脉搏波时间参数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反向加压两种测量方法下对脉搏波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参数也没有影响,而时间参数也是脉搏波判别的重要参数。

后续研究将扩充样本量,完善资料和统计结果,以完善实验,观察两种压力对最佳取脉压力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观察对于h1的影响。采取先反向加压,后正向加压对同一测试者采样,观察h1的变化是否和现在的变化一致。假设确实存在着差异。那么在用反向加压法测量脉象时,对脉搏波幅度的研究如果参照以前正向加压的研究结果作参考时,必须考虑一个系数关系。通过对加压方法的研究,规范脉象仪的应用,为脉象仪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提供有效的科学实验数据,并将其结果应用到三部多路自动加压脉象检测装置。

 

沪ICP备:00000000号-1 CopyRight 2000-2010
上海都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热线:021-54971693 54971695 54231551 手机:13701727809 传 真:021-64172891
网站关键词:智能型中医脉象仪中医舌、面诊检测分析系统